安吉县持续深化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,科学统筹涉企行政检查,全力规范涉企检查行为,满足企业合规需求,着力解决涉企多头重复检查问题,实现行政检查质效提升,营商环境优化提升。2024年,行政检查总数较2023年度同比下降14.55%,通过多部门联合上门共计减少入企4120户次。
一、建强检查统筹机制,避免多头重复检查

一是“一个口子”定计划。精简全县各执法部门交叉重复、不必要检查计划58个,统筹形成全县年度行政执法工作计划。2024年,检查按计划率达99.88%(省定75%),按期完成率达100%。
二是“一个平台”汇数据。全县执法部门依托“掌上执法”开展检查,2024年度,通过省监管应用共汇总线上行政检查数据1.7万余个,跨部门检查占比达51.95%,检查发现问题占比达20.19%,实现检查活动全赋码、数据全归集、结果实时共享。
三是“一个名单”控频次。推行信用分级分类检查,结合信用评价、风险等级情况,差异化实施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,对信用等级高、检查结果好的企业,减少现场检查频次。探索行政执法领域的无事不扰“白名单”名录制度,对纳入名单的企业年度内少检或不检。
二、建好检查规范机制,确保检查合法合理

一是推进检查“亮证亮码”。推广“亮码检查”,明确执法人员入企检查依法依规“亮证亮码”。组织召开“亮证亮码”检查相关培训会议、线上线下指导55次,覆盖执法人员达450人次。2024年度,全县亮码检查率达99.8%。
二是推进检查“无感化”。强化数字赋能,利用在线预警功能开展非现场检查。如油烟在线监测设备、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、证照裂异监测系统等,通过远程监测方式,实现对油烟、污染源排放、证照管理等在线监测。2024年度,共计核查处理预警风险事件125件,切实提高检查精准度,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。
三是推进检查“有监督”。建设“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合作机制”国家级试点,推送执法类数据5000余条,闭环解决涉企执法问题18个。开展查后评价,鼓励企业扫码对行政机关检查情况进行监督和查后评价,保障企业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。定期开展入企执法问题调研及“入驻式”执法监督,2024年共制发风险提示函5份、通报3期,解决执法扰企、重复检查、检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23个。
三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,满足企业合规需求

一是完善“预约式”指导服务。聚焦重点领域和日常高频监管事项,以“企业点单+政府上门服务”模式,为24家企业定制“个性风险清单”。依托县企业服务中心,及时高效为企业提供涉企“预约式”指导服务。
二是强化涉企信用修复。充分运用处罚决定书、信用修复书、合规建议书“三书同达”机制,规范企业信用修复流程,建立修复企业库,并对入库企业进行动态调整,通过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指引企业完成整改。
三是推进分类指导服务。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分类开展指导服务,加强对企业人员的能力培训,指导企业结合“风险清单”及时自检自查,帮助企业补齐风险漏洞26个。
4038666-26448-36-最新动态